社会化与人格的形成
人格有时又译为“个性”。该词来源于拉丁语“ persona "(面具)。原意是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他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面
2022-07-19 1874 阅读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已经越出了童年期简单和单一思维的正向思维
2022-07-19 992 阅读
如何对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引导?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失衡现象。大多数青年都将经历社会化一逆反社会化一再社会化的反复后,才能真正实现对自我的健全认知和找到应有的社会角色位置。青少年逆反心理除了有消极的一面外,也具有积
2022-07-19 976 阅读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不良因素
社会化过程的各种社会因素,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不良影响均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同辈群体不良因素青少年在追求成人感的过程中遇到成人的消极对待,不得不把交往的触角伸
2022-07-19 1135 阅读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家庭和学校不良因素
家庭不良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专制型、放任型的父母以及残缺家庭,由于在教育手段、方法及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家长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
2022-07-19 1216 阅读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机制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我国青少年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年龄从11-19岁不等。他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处在一个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并且相当敏感的
2022-07-19 1130 阅读
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
2022-07-19 2859 阅读
什么是老年人社会化?
我国已经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新课题。社会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老年人退体后,角色转换了.但并没有结柬自身的社会化过程。老年期的继续社会化是人生杜会化历程的最
2022-07-19 1817 阅读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