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育的任务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1-09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7374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听心教育心理咨询师认为家庭养育有四大任务,分别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和道德发展,具体如下:

01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基石。一个孩子他对周围人和事的安全感、自信感,这是一切,这是孩子开始一切的前提。如果孩子对这个社会都不信任。他没有安全感,他又如何能向前行。这是关于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不是说,一个很完整的关系,100%好的关系。很多家长依恋关系有问题的家长能意识到我对孩子带的不好,但是有些人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我依恋关系我一定带的好,带的严丝合缝,这样的关系也不行。依恋关系就是我整体是好的。因为你在和孩子建立这个亲自依恋关系的时候,你给予他的和孩子体验到的是不一样的。可能此时,你给我的是爱,可我却太窒息了,我有不舒服的感觉,也许这个孩子此刻需要家长,家长没有关注到,有这样的一个缝隙,当你有了这个缝隙的时候,先反应的是孩子,孩子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在早期依恋关系建立的时候,孩子很小,他就会哭,或者就会有情绪。这时候可能就启动了,我找你要了,你没有给予我,我不舒服了。我现在需要你关注了,你关注不到。
依恋关系并不是没有缝隙,它是有缝隙的,整个缝隙启动了,孩子不舒服了,家长要去安抚。孩子知道了,我不舒服了,妈妈来安抚我了,这样才是不失跟我很好,这时候才是一个完整的依恋关系。孩子一定会认识我被哄的模式。这个东西在现实层面,发生一件事,你和我说了,我就心安了,也是一种被哄的模式。如果怎样说都不行,他不信任你,怎样说都不可以,就说明他的依恋关系没有缝隙。
我们在讲依恋关系的时候,他可能有绝对依恋、相对依恋,然后走向独立。我们的绝对依恋不可能太长。在心理学上讲,早期依恋就6个月之内。
依恋关系不是密不透风的,一定有缝隙,那个缝隙就是他难过的时候,别人怎样安抚他。因为现实层面,我们每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都会起动不安全感。最深的感受是大家心里的那份安全感。所以依恋在这个层面,所以,不能讲绝对的依恋。
幼儿园的孩子哭,他为什么哭,因为他觉得这个环境不安全,他焦虑了,他不知道怎样做了,他会起动,所以老师来哄他,有些孩子就会被安抚了。哄一哄就好了,在家里被哄过,因为他知道妈妈就是这样哄他的,就安全了。有些孩子哄不好,怎样都不行,也许那个孩子在家,从来没有难受过。他从来没有这种缺失的体验。就是给的太近了。

02 情绪管理

家庭教育中很多孩子情绪容器缺失,心理学讲情绪分为:情绪和情感。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特有的。但是我们不分那么清楚,很多时候就笼统的说:情绪。实际上它是有区别的。作为情绪来讲,人有基本的情绪。七情六欲。
人有最原始的情绪,情绪和社会化不相干,就是在过程中,不断的我的身体是怎样感觉的,就是那种体验。这种体验和社会性不相关,就是一种我自己觉得的体验。它有这种体验,就会有一种表达方式,就自然的表达出来了。
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你不许哭。其实哭的内容非常丰满。这个哭你去理解,喜极而泣也会哭、难过也哭、无助也哭、受委屈也哭,哭的内容是非常多的,所以很多家长说你不许哭,所以孩子就缺少了一种用哭来表达自己感受,对于这样的孩子的情绪管理他以后就会冷冰冰的。当孩子没有情绪的容器,他情绪的容器没有东西的时候,他又如何能读懂别人的情绪。比如,看到你哭泣了,我很久都没有哭泣了。这种情况下他会不知道你哭泣是为什么。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有情绪的容器。需要添满,让他知道这个情绪的容器。然后告诉他那个情绪用那个词语来表述。第一个层面是识别、第二个层面是表达,第三个是学会用语言精准的表达。重庆汽车坠江,就是情绪的管理问题。但这个并不需要我们在某一个节点上完成。像依恋在3岁以前要完成。情绪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在那个时间完成的我的情绪就一直都是。不是这样的,可能又会有新的问题。但是需要有情绪管理的模式,这个是家长需要帮孩子形成的。当情绪来了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办,包括他的性格特征,比如特别暴怒的人家长要如何管理,慢性子的人怎么管理。 

03 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作为小一点的孩子他所有行为的反映是本能的,随着慢慢发展,他的行为会带有情绪,再后来孩子固着下来的行为,一定是知、情、行的过程。小的孩子就是行为,你问他有意义吗?他没有意义,大一点的孩子,他躺在地上打滚,他是有情绪的,他有目的,我想要求你干什么。所以再大一点的孩子,你看到的行为,他已经是加工后的了。他是如何想的,如何体验的,只是你只看到了他的行为层面,你需要和他讨论,他行为的情绪表达是什么。这个行为是如何认知过来的。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正常行为不关注,其实在行为层面也有一个关系问题。很多时候孩子在看电视看的特别好的时候,家长大多时候是不陪伴的,家长是去忙碌自己的事情,当孩子喊叫的时候,家长出现了。
在家庭教育和对孩子的教育当中,一定是孩子情绪好的时候,要多和他在一起。孩子看电视会想妈妈在身边,都是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不是说,我大声喊叫的时候,妈妈喊叫的声音比我还大。好的情绪体验是一个关系,坏的情绪体验也是一个关系。
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妈妈陪着他玩,他至少知道我干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个愉快的妈妈在里边陪伴我,这样他不是生硬的去连接。比如,他自己和电视很愉快的连接,然后妈妈来了,他会觉得,这个关系里没有你,你非要把我拉走,我和你建立一个关系是一个过程。你要亲生硬的把我从愉快的关系里拉走,因为愉快的关系里没有你。他愉快的关系家长要在,这个我个人思考的一个理念。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愉快的体验时我就不管了,因为我可有可无,然后忽略掉了这不部分,你要让他觉得高兴的关系里有你。包括,孩子写作业妈妈在那里陪伴着,而不是孩子写错了,妈妈去拽他的本子和笔,以这样的一个关系在那里。例如,在家庭中,我们一般总是很温柔的喊孩子乳名,当喊学名的时候就很用力,所以当孩子在幼儿园,老师喊他学名的时候,他会吓一跳,觉得有情况。以此为例子,让大家去体会这个一种感觉。

04道德发展

我个人觉得这个观点都切入的太早。就是道德进入的太早。那天有个家长很自恋觉得孩子没有问题,很听话,特别乖,我问:孩子几岁了?家长说:3岁两个月。我说,您带孩子带的还挺好的。她自恋,没有必要打破她的自恋。等出现问题,她再找你。
我个人诸多的体验中体会,道德不必切入过早,道德以孩子的体验为前提。其实道德最初的雏形是内疚感,当孩子有了内疚感,批评才会有效,当孩子有内疚感你的惩罚也要适度。孩子的道德是以不断的试物为代价,他不断做错了,不断的尝试,他知道什么是对的。我那天忽然想起精分的一句话:道德切入的太早就是把超我早早的压抑在本我中。这就是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你把超我过早的压抑在本我当中。其实,很多时候人的超我,也会成为本我最终人对自我的约束,我头上悬的那个鞭子,我看不到那个鞭子,也能约束自己不去做一些什么事情。这也是回归到本我状态。但道德不能早早的把超我压抑在本我当中。

心理健康问题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