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如:一个人对上级领导.自我表现为愿意听从指挥;而对下级,表现为严格要求、关心爱护;对朋友,对知己,表现为推心置腹、以诚相见。由此可见,自我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是多种多样的,是以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前提的。
自我表现往往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对待同志满腔热情,这只表现出对待同志所特有的、相应的一种关系和自我意识;而当对待敌人时,同一个人就会表现出针锋相对,对敌人所特有的、相应的一种关系与自我意识;对待国际友人则表现出不卑不亢、内外有别的一种自我意识。
另外,在人际关系中,自我与自我意识的表现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出于礼貌,自我意识表现出某种克制、控制或调整,从而使自我意识的真实性有所掩盖。例如,你走在商场里被他人踩了一脚,对方非常客气地表示道歉,你就会说“没事儿”、“不疼”、“没关系”等,其实自我意识中察觉到疼痛。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为自我表现是虚伪的,只能认为自我意识表现出某种克制、忍让。
如果你见到一个自高自大的人,你的自尊心倾向就会增强,你的自我表现就会显得不冷静;反之,如果对方很谦虚、礼让,你也就会比较客气,表现出自己是个和蔼的人。所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内部矛盾,要各自多作自我批评。作为领导,在管理上对群众就要表现出理解和信任;作为同事、朋友,在交往时遇到矛盾就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善于降温或冷处理。
另外,个体参加了某个团体,成了这个团体的一分子,他就会自觉地维护自己所属团体的形象,从而自我表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所以,加强个体的团体所属感,如参加党,并交纳党费;参加学术团体,交纳会费,都能增强个体的所属感意识,从而表现为团体组织尽义务、做贡献。出国人员在国外的处境往往会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在言谈举止上表现出对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的积极维护。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培训学习请选择听心心理咨询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