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两重性

发布时间:2022-08-11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1225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压力一直以来都有着负面的形象,这是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压力是和焦虑、白发、不快,以及多种疾病和早死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试图逃避这些不良后果,很多人吸烟、喝酒、吃药、嚼巧克力、听音乐、运动、看电视、沉思或祈祷。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压力是一个灾害领域。然而我们至少可以说,压力的这一纯粹的负面形象是片面的。

除去偏见而更加冷静地看待科学证据就会发现,压力并不都是坏的。相对较轻缓、简短的可控制压力,能够有激励性并令人高兴。我们称这种压力为“良性压力”,即最佳水平的可控制压力能使人们更加健康和快乐。

压力为何能变成动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从人的大脑潜力看,大脑平时由于缺乏刺激,约有80%的脑细胞处于休息中,未发挥应有的功能。从体力的潜力看,一个人在紧张兴奋和激动时,使人“急中生智”能进发出比平时大3倍以上的力量。从这一意义来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项事业,都应该有一点压力。如果害怕压力,否定精神压力就会见难而退,临雷池而不敢逾越一步,无法发挥潜力而有所作为,不利于发挥人的能力。压力可以鞭策我们战胜惰性:奋勇向前。

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并非意味着压力愈大,动力就愈大。过大过重的压力会给心身带来不良后果,最终导致种种失败。因此,压力有两重性,人应该有压力,但是不能过重过大,不能人为地乱加压力。人们只有在适当的压力下才能保持身心健康,爆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培训学习请选择听心心理咨询师网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