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它来自于感觉,但又高于感觉。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1、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2、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3、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感觉却受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当各种感觉结合成对物体的知觉时,只要人们接受了该物体的一种感觉信息,就能联想到该物体的整体形象,产生对该物体的知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2、选择性
人们通常会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条件或个体选择的变化,二者可以互相转换。
3、恒常性
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作知觉的恒常性。大小、颜色、明度、形状、运动等都具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发生是由条件的,超出某种限度,恒常性就不存在了。例如,80米以外就超出了人们用视觉判断距离的限度。
4、理解性
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如果用词把物体标示出来,那么对该物体的知觉就变得比较稳固。比如,一片云彩,你会突然觉得它像一匹马,越看就越觉得像。
心理咨询师报考学习就选听心教育,9年老牌机构,正规授权报考机构,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