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里,每一对夫妻都会经历磨合、争吵、误解、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刻。
有些人熬过去了,感情越来越深,婚姻越来越稳固。
有些人没熬过去,最终选择分开,带着遗憾各自前行。
有人说:“婚姻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而是一场需要不断修补的工程。”
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夫妻,不是因为他们从不吵架,而是因为他们愿意一起跨过那些难熬的时刻,携手走过那一道道坎。
第一道坎:婚后前三年——从“恋人”到“家人”的转变
很多夫妻,婚后的前三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
从“激情”回归“日常”,热恋时的甜蜜慢慢被柴米油盐取代。
从“我”变成“我们”,两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价值观开始发生碰撞。
从“浪漫伴侣”变成“生活合伙人”,开始面对现实压力,比如经济、家庭责任等。
这时候,很多人会产生失落感,甚至怀疑:
“为什么婚后和谈恋爱时完全不一样?”
“他/她是不是变了?”
“我们是不是不合适?”
但其实,这不是“变了”,而是婚姻的本质如此。
如何跨过这一道坎?
降低对“婚姻童话”的期待,接受婚姻就是“激情+责任+妥协”的组合。
学会沟通,而不是逃避,遇到问题时,试着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找到新的“共同成长点”,比如一起培养兴趣爱好,而不是让感情被生活消耗殆尽。
婚姻的第一道坎,就是“从恋爱走向现实”,适应这个变化,你们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道坎:有了孩子后的五年——从“二人世界”到“父母角色”
孩子的到来,是婚姻的一次巨大考验。
夫妻的重心转移,原本的爱情变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
育儿方式不同,容易引发争吵,比如“谁来带孩子”“该不该打骂”“怎么教育”等。
妈妈容易陷入焦虑,爸爸容易“缺位”,导致夫妻感情疏远。
很多夫妻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裂痕,甚至有些婚姻走向终点。
妈妈觉得:“他根本不管孩子,什么都让我一个人扛。”
爸爸觉得:“她一有孩子就忘了我是老公,家里变成了‘母子家庭’。”
如何跨过这一道坎?
夫妻要共同承担育儿责任,不要让妈妈一个人扛所有压力。
不要忽略夫妻关系,孩子重要,但婚姻也需要经营。
学会情绪管理,不要因为育儿的压力,把所有负面情绪都倾泻在伴侣身上。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不能让婚姻沦为“只有孩子的战场”。
如果夫妻能在育儿阶段保持“夫妻关系第一,父母角色第二”,感情会更加稳固。
第三道坎:七年之痒——激情消退,感情进入“倦怠期”
“七年之痒”,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婚姻进入第七年左右,夫妻间的激情和新鲜感开始下降,容易产生倦怠感。
彼此太熟悉,生活变得一成不变,缺少了恋爱时的新鲜感。
工作、家庭、孩子的压力,让夫妻之间的互动减少,话题变少,甚至无话可说。
有些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外界,比如沉迷工作,或者在外寻找刺激(出轨风险提升)。
如何跨过这一道坎?
制造新的“共同体验”,比如一起旅行、培养共同爱好,让生活多一点新鲜感。
保持“个人成长”,不要完全沉浸在家庭里,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兴趣爱好,让自己变得更有吸引力。
学会表达感情,不要觉得“老夫老妻没必要浪漫”,其实,越是老夫老妻,越需要仪式感。
婚姻不是“熬”过去的,而是需要不断“经营”和“创新”的。
如果夫妻能在这个阶段找到新的相处方式,感情反而会更加深厚。
第四道坎:中年危机——从“家庭为重”到“个人成长”
当夫妻步入中年,孩子逐渐长大,婚姻进入新的阶段——“家庭责任减少,个人需求增加”。
有些人开始思考:“我的人生是不是只有家庭?”
有些人感到空虚:“孩子长大了,我们的共同话题变少了。”
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会有“中年叛逆”现象,比如突然想换工作、换城市,甚至换伴侣。
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1、夫妻各自忙各自的,感情变得冷漠,最终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2、其中一方突然想要“寻求新鲜感”,甚至发生婚外情。
如何跨过这一道坎?
重新建立“夫妻共同目标”,比如一起规划退休生活、做公益、环游世界等,让婚姻有新的意义。
保持个人成长,不要把所有人生价值都绑在“家庭”上,要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多沟通彼此的心理变化,而不是各自默默承受,导致感情越来越远。
婚姻走到中年,最重要的不是“继续扮演父母”,而是“重新找回恋人的感觉”。
如果你们能在这个阶段找到新的连接点,婚姻会进入“最稳固的黄金期”。
心理咨询预约:1852286809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