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经典实验-序列反应时实验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3141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Nissen, M. J.)和比勒姆(Bullemer, P.)于1987年提出的。 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

过程:

实验前,告知被试进行选择反应时实验,他们不知道实验中刺激是按照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反应时任务结束后,被试需接受生成任务,即刺激位置仍按固定序列顺序呈现,但被试要根据屏幕上出现的刺激位置,预测下一个刺激出现的位置。

结果:

1、尽管被试并未意识到序列规律的存在,其反应时还是会随着固定序列的重复而逐渐下降;
2、只有当被试对固定序列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对随机序列的反应时时,才能说明序列学习发生了;
3、若反应时任务的反应时差异与生成任务的准确度相关很低,则说明发生内隐学习。

结论:

1、SRT 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数法基本逻辑:反应时差异对应心理过程的差异;
2、对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反应时差异说明,被试在固定序列中做出选择反应的心理过程被易化了,这种异化通常由学习引发。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