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人际关系中最让人讨厌的原来是这个

发布时间:2022-06-20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1275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这样讲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

在结婚前,恋爱的双方总是试图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试图更多地照顾对方。
但结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对方的照顾越来越少,真实的自我也表现得越来越多。
关于谈恋爱和结婚后俩人的表现差异所产生的矛盾会很多甚至影响婚姻稳定,其实这就是阿伦森效应的一种体现。

那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讨厌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呢?

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
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
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阿伦森效应呢?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举个例子: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
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
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
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
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
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这个故事中,朋友的智慧其实暗合了心理学上的阿伦森效应,“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实际上,“阿伦森效应”在组织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比如以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政府部门工作,从被保护的环境一下子跳入了一个竞争性的环境,很容易发生“适应不良症”。
作为新人,开始时的勤奋工作可能被领导和同事重视并得到赞扬。
但日子一长,从局外人逐渐成为局内人,领导的表扬没了,同事的赞赏少了,他会感到不自在,感到自己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产生挫折心理。
所以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没有初来时的那股干劲了,孰不知这种由勤到不勤的转变,对领导和同事而言,同样会产生:“褒奖递减”作用,形成“阿伦森效应”,对其表露出不满。
这会进一步加剧该学生的挫折感,使其更加懒散,进而大家对其更没有好印象。这种恶性循环会使这位大学生越来越陷入一种非常失败的关系之中。

心理健康问题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