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爱发脾气!
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摔东西、打人!
吃饭不顺心、生气;穿衣不顺意、生气;玩具被拿走、生气;别人说错一句话,也生气!
怎么哄都不听,怎么说都不理,让家长一肚子火又无从下手?
你是不是也常常这样感叹:
“我家孩子怎么这么爱发脾气?”
“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懂事、情绪稳定?”
别急!其实,孩子爱发脾气,并不是“坏脾气”,而是他们在向你发出“求助信号”!
他们不是在“故意惹你生气”,而是“不会表达、不会调节情绪”。
一、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看懂背后的真实原因!
有时候,孩子情绪一上头,大哭大闹、摔门、吼叫,整个家鸡飞狗跳。
但你知道吗?孩子的“坏脾气”,往往藏着他们“不会说出来的情绪需求”。
1、情绪表达能力弱,只能靠“发脾气”来沟通
成年人会说:“我现在很焦虑”“我有点委屈”,
而孩子只会:“哇——!”
因为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语言能力和情绪认知都在成长中。
他们分不清“愤怒、委屈、嫉妒、失望”,只知道“不舒服”,那就——哭!闹!发脾气!
发脾气,是孩子在“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情绪”。
2、缺乏情绪调节工具,不知道怎么“自我冷静”
成年人生气了,可以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找朋友倾诉。
孩子呢?他们不知道“情绪来了可以停下来”,只能情绪一来就炸。
他们不是不想控制,而是还不会控制。
3、情绪敏感期到了,特别容易“情绪爆炸”
很多孩子在2-3岁、6-8岁、青春期,会经历“情绪敏感期”。
小问题被放大,
小情绪变成大爆炸,
小冲突演变成大哭闹。
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成长的阶段性特征。
4、想引起你的注意,用情绪来“获得回应”
有时候,孩子发现:只有我发脾气,爸爸妈妈才会认真看我、听我说话。
于是他们学会了“用情绪换关注”。
孩子发脾气的背后,可能是“我需要你看我、懂我”。
二、面对孩子发脾气,父母最常犯的4个错误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问题让局面失控,而是大人用错了方式。
错误1:你越吼,孩子越闹
孩子一哭,家长就吼:“你再闹我就揍你!”
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两败俱伤。
情绪对情绪,只会让火上浇油。
错误2:你越讲道理,孩子越听不懂
孩子情绪崩溃时,大人试图讲道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只觉得“你不懂我”。
孩子情绪失控时,大脑是“关闭逻辑”的,他们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说教。
错误3:你越忽视,孩子越用情绪“逼你关注”
有些家长冷处理:“你哭吧,哭够了自然就好了。”
孩子反复用情绪行为吸引注意力,问题反而更严重。
情绪不是“压下去就没了”,而是“越压越炸”。
错误4:你越妥协,孩子越用发脾气“要东西”
孩子哭着要买玩具,一哭你就买,那他就学会:“发脾气 = 有用!”
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就变成了“操控工具”。
一味妥协,是在“奖励坏情绪”。
三、如何有效应对孩子的情绪?4个“好用又温柔”的实用技巧
1、先共情,再引导:让孩子“被理解”
情绪来了,先别急着教育,先说出他们的感受。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
“你现在觉得很委屈,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答应你?”
当情绪被看见,孩子才会愿意沟通、冷静。
2、给孩子一个“情绪出口”
孩子发脾气时,给他们表达和释放的空间,而不是压制。
“你可以大声说‘我很生气’,但不能打人。”
“你可以去情绪角待一会儿,等你冷静了我们再说。”
允许表达,但设定界限,既尊重情绪,也教会规则。
3、教孩子识别和命名情绪
孩子发脾气时,其实他们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怎么了”。
你可以帮助他们把情绪讲出来。
“你现在是生气?还是害怕?还是觉得不被重视?”
“你现在的心情像一团火?像乌云一样?像冰一样冷?”
情绪一旦被命名,就不再那么可怕。
4、情绪后复盘:每一次情绪,都是教育的机会
情绪过去后,不要“翻篇不提”,而是“复盘+反思”。
“刚才你发脾气,是因为什么?”
“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可以怎么做?”
情绪不是问题,关键是教会孩子“怎么应对情绪”。
四、帮助孩子建立“情绪免疫力”,越长大越稳定
孩子的情绪管理,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情绪免疫力”:
1、做好情绪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情绪老师”。
你越稳定,孩子越平静。
生气时不吼叫,而是表达:“我现在有点生气,我需要冷静一下。”
遇到问题时,不抱怨,而是讨论解决方案。
2、培养孩子的情绪词汇
常和孩子聊聊:“你今天有开心的事吗?”“有没有什么让你难过的事?”
情绪词汇越丰富,表达能力越强,情绪越稳定。
3、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
不是只有快乐才被接受,悲伤、生气、害怕也值得被理解。
让孩子知道:
“你可以有任何情绪,爸爸妈妈一直都在。”
五、写在最后
孩子的情绪,是成长的一部分,不是问题本身。
孩子爱发脾气,不是脾气坏,而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表达、不懂释放。
情绪管理,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和情绪做朋友”。
请记住:
你今天教孩子如何面对情绪,未来他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一个能“好好表达”的孩子,未来会更自信、更有力量。
情绪稳定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
所以,下一次孩子发脾气时,别急着吼、别急着管,
请蹲下来,温柔地告诉他:
“你可以生气,但我们一起学会好好表达。”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疏导:18522868098(同微信)。